close

2017.09.24


芝加哥藝術博物館(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)是全美第二大的博物館,終於能來見見本人了!


%E6%9C%AA%E5%91%BD%E5%90%8D


我很喜歡參觀博物館或美術館,這個習慣應該要追溯到8歲那年,因為從小學畫,又在國小唸美術班的緣故,幾乎每個月都會有別班小朋友們很羨慕的戶外教學,到處看不同的展覽,當時年紀還太小了,只覺得不要待在教室裡,去哪都好,同時又很討厭隨著參訪過後必須要交的心得學習單,兩相抵銷後,「戶外教學」這件事也變的沒那麼了不起,倒是成為普通班攻擊美術班的把柄。

時間再更往前推,到我還沒考上美術班前,其實媽媽就常常帶我們去美術館走走、看展,即使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停車場旁的公園玩耍,或是坐在館內的中庭吃著她做的手捲壽司,然後看著飛機從頭頂劃過。


  


國高中開始懂事的時候常常在想,那個年紀,去看畫、看古蹟文物、看現代藝術甚至是表演藝術,到底有什麼意義,那個時候根本什麼都不懂,就像小時候我們常常被逼著背唐詩三百首、弟子規、朱子治家格言一樣沒意義,背的起來卻不能了解其中的道理,現在可以理解了,但能記得五首就不錯了。

但事實上,沒有一件事會是白費的。

當我某天再重新翻閱朱子治家格言的時候,我發現我能很順的的朗讀出來,並且一下子就了解了裡面的意涵,很多唐詩也是,那是因為我們有讀書,這是理解力的進步。而藝術這領域,卻是比較冷門、比較難去培養的,然而我又幸運的在美術班,繼續我的藝術之旅,最早的導覽印象,是在北美館的畢卡索展,當時雖然不知道誰是畢卡索,但我記得這個名字,甚至記得他的幾幅作品,繼畢卡索後令我印象深刻的畫展是米勒,當時他的兩幅經典畫作「拾穗」和「晚禱」同時來台,是非常罕見的機會,記得我在人擠人的展場中,各在畫前站了十分鐘,當時只單純的被畫感動,而後的某天,我又瞥見了拾穗,我才真的了解這幅畫背後的辛苦和辛酸,了解藝術在欣賞外還能傳遞想法和心情,這不是一種靈機一動,而是種累積。


%E6%9C%AA%E5%91%BD%E5%90%8D


美術班的期間,我們看了很多很多的名畫,學了很多很多的名家,我也沒想過我還記得,甚至還能趁著對這些有記憶的時候,到真跡面前,用自己的雙眼欣賞他們,十幾年前只是在課本上的圖片,如今卻在一步距離的經典之作,真的讓人很激動!我就像探訪老朋友的姿態,用視線一一和他們打招呼,「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,秀拉點描法,久仰久仰!」「梵谷的自畫像!筆觸真的很濃烈欸!果然還是要在現場看!」「畢卡索藍色時期的畫作!真的受到很大的打擊欸!」,一幅幅從記憶中的課本裡浮出腦海,我沒有忘記他們,關於他們的記憶被保存的好好的。


%E6%9C%AA%E5%91%BD%E5%90%8D


在看油畫的時候,除了一般距離的觀賞外,我有一個不算太好的習慣,就是會極盡所能的貼近畫作,因為油畫顏料的緣故,每一個筆觸,或輕或重、或長或短,都會被清楚的紀錄在畫布上,每每仔細觀察這些畫作的筆觸,好像就能穿越到當時,看著畫家畫下的每一筆顏色、力道和形狀,當下是與這些畫家很親近的,那是一種獨特的感受,是有點私人的。

唯獨,看莫內的時候例外,或者說,印象派的畫作例外。

欣賞印象派的作品,是需要距離的,如果只是用欣賞一般畫作的距離來看印象派,只會覺得無法對焦、找不到重點,這是我喜歡莫內畫作的原因之一,之二是因為色彩,莫內用色不算大膽濃烈,甚至常常是單一色系,但從這單一色系中卻又能表現出不同的變化,這是他厲害的地方;在欣賞他的畫作時,時常有種透過霧在觀賞一片風景的既視感,常常距離留的不夠,看不出來是畫山水還是城市,這就是莫內的魅力,虛中帶實,實中帶虛,想靠近看個仔細,一靠近又什麼也看不清,也只能苦笑著說,距離真美。


%E6%9C%AA%E5%91%BD%E5%90%8D


下次又有什麼看不清的事物,可以試著換種距離,有些事情就是這樣,當你越急於接近去了解,越容易感到迷惘;留有適當的距離,不一定會變得清晰好懂,但也許就會發現他美麗、值得欣賞的一面。

/

#印象派旅行手札 #美國 #芝加哥 

#SketchesofMyImpressionistJourney #USA #Chicago 

#3 

/

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travel_in___/

arrow
arrow

    大肚子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