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17.10.03


以前總是很嚮往搭飛機,但沒辦法真的常常飛來飛去,於是養成很喜歡看飛機的習慣。

結果來美國這一趟,大概把過去十幾年的扣打都用光了。


  


我喜歡坐窗邊,喜歡坐在看得見機翼的位置,那會讓我覺得我在參與這段飛行的過程,而不僅僅只是搭乘交通工具,在飛機上其實可以做很多事,特別是長途航班,我還是喜歡看電影,從日本到美國的那趟飛行,我總共挑了五部電影,一路看到落地,實在瘋狂。

/

記得第一次看La La Land 就是在那趟飛行當中,當時只覺得這是部過譽的歌舞電影,劇情沒有打中我的心,音樂也還好,枉費我滿心期待的點開,想用這部電影迎接我的未知旅程,播畢之後我氣到直接點開迪士尼的動畫-Kids & Family (海洋奇緣),以轉移注意力。

回台灣後,遙控器時不時的轉到這部電影,我再給了他第二次機會,然後第三次,濃濃的掙扎在心裡發酵了。

那時我猶豫著要不要離開咖啡店,轉換現實的跑道,我看見Sebastian屈就於現實,害怕、不安、飄移不定、不敢面對Mia 和她口中他也清楚的實話,又看見Mia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,摔得滿身是傷再也不願相信自己、給自己機會時,Sebastian 的當頭棒喝,牽動我的每一絲情緒,最後在Mia獨角訴說著姑姑奮不顧身跳進塞納河、奮不顧身地追夢時,堆疊到最高點,眼淚很不爭氣。

這部片拍得真好!

完全推翻他第一次帶給我的感受,當然也因為自己也經歷了不同的經驗,眼界又更擴張了、情緒感受也更深刻了,那才有能力真正接收和消化這部片的所有掙扎、痛苦與美好。

/

前陣子看到某句話說,「有八成的人在飛機上遇見真愛。」,這是哪來的根據啊!

但也不得不承認,如果有人找我聊天的話,我才不會一直看電影呢!但每次就這麼剛好,旁邊總是坐著夫妻、情侶和朋友,通常不是落單的人,很難下手(誤)。

很喜歡一個人旅行,因為能夠無拘無束、隨心所欲,這種感覺是會上癮的,同時因為沒有牽絆,會比三五好友一起玩,還來的更容易有在地連結,西方世界是很容易與陌生人談起話來的,等車的時候可以聊、酒吧可以聊、早午餐的吧台前也可以聊,聊什麼不太重要,通常也不會記得,彼此都是彼此的過客,你好再見是獨身旅人的日常。


  


其實頻繁搭了幾趟之後,搭飛機本身好像也不是那麼有趣了,空間狹小、又貴又難睡,除了起飛和降落外,也沒什麼特別有趣的,不過就是項交通工具罷了。

我想到在開往自由女神島的渡輪上,那對輕鬆愜意的情侶,短短十分鐘的交通船,他們看起來卻像在享受私人遊艇一樣,感覺真是微妙。不過不是本來就該這樣嗎,重要的不是名稱,而是狀態和感受,他們能用度假的心情搭交通船,那他們就是在度假,無關乎交通工具本身,於是看著他們,我就試圖也變換自己的心情,不再只是被當下而框架。

/

從飛機到船,再到火車捷運公車,突破名稱的框架和想像,轉換心態,這是可以被練習和實踐的。

/

#印象派旅行手札 #美國 #阿拉斯加 

#SketchesofMyImpressionistJourney #USA #Alaska 

#12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肚子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