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17.10.05


中午,坐在哈佛大學圖書館的樓梯前,吃著蘋果,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,有學生有觀光客,大致上都很輕鬆。


  


不遠的地方,有一個教授和三個學生,就和我一樣坐在圖書館前的樓梯上,每個人手上拿著幾張紙,滔滔不絕的在討論著什麼,每個人都很專注的聽對方說話,很自信的發表自己的想法,老師一邊咬著三明治一邊聽,偶爾提出自己的意見,但大部分的時間就只是聽而已,我知道,他一定是個很尊重學生、很尊重每一個想法的老師。

/

台灣的大學教育模式在我看來,其實和高中並無二異,大多還是老師給資訊、學生負責接收,唯一有自己想法的時候就是考試的申論題,上了一學期的課都只需要接受和背誦,期末突然要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和邏輯(有些甚至不用,反正背起來就有分),就像已經習慣被餵食的老虎,突然被放生野外牠是沒能力打獵的。偶爾還是會上到喜歡讓學生練習思考的老師的課,說實話上課的過程是很累的,因為必須跟上老師的脈絡,並且迅速的架構成自己的邏輯、發展出自己的看法,久而久之就會習慣的有想法,容易疲累但思考成長的很快速。然而大部份的課卻不是這樣的。

於是「有想法」這件事就慢慢的被教育豢養成一隻忘記如何打獵的老虎,即使明明我們是去學習如何打獵的。

/

在這段期間,我認真經過的校園有三間,威斯康辛州立大學的麥迪遜分校、哈佛和麻省理工,三間都是大學城的形式,每間大學都像一座小鎮一樣,有書店、咖啡店、很大的草地,有餐車、有商店、有書局,最最喜歡的還是這些校園與城市之間的距離,互相包容尊重,亦不計較的去劃分領地,校園裡的建築物與建築物之間,可能還會穿插著一兩個看起來不相干的block ,真的好自由啊。


  


學校必須要有圍牆、要有特定範圍,似乎是一種不必要的框架,如果我們只在框架內活動、在框架內進行學習,那麼便將永遠無法創造出意想不到之事,就跟體制一樣。

/

其實哈佛是有圍牆的,但在我看來,他不是為了限制人,比較像是為了保護花草樹木。

又或許,我只是被這座美麗的校園裡,一個個自由不羈、擁有無限潛能的年輕靈魂所影響了看法吧。

/

#印象派旅行手札 #美國 #波士頓

#SketchesofMyImpressionistJourney #USA #Boston 

#14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肚子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