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17.10.17


Brooklyn 的街道上,禮拜結束後的教堂外,一個黑人媽媽帶著三個黑人小孩,其中一個女孩坐在地上嚎啕大哭,我腦子飛快的想像,接下來這個媽媽會轉身破口大罵,強拉著她站起來,拖著她繼續往前走,也許賞她一個耳光要她閉嘴。我花三秒就想像完了,這個畫面,從小到大數不清次數的上演著,大多時候是第三人稱,但第一人稱的視角卻仍是最深刻的。

接下來的場景,我不知道應該會是多稀鬆平常不過的事,但我紮實的被感動,深遠而綿長的。黑人媽媽轉過身,蹲在小女孩身旁,用極溫柔有耐心的聲音在和她溝通,媽媽問,「妳為什麼要哭的這麼傷心呢?」,小女孩沒回應,只是繼續哭著,「妳跟媽媽說呀,媽媽會聽妳說的」「不然這樣好不好,妳牽著媽媽的手,我們一起到公園,找椅子坐下來,妳再慢慢跟我說妳為什麼這麼傷心,好嗎?」,小女孩還是繼續抽蓄,但她點點頭,拉著媽媽的手站了起來,一家四口慢慢離開了我模糊的視線。


  


也許這在美國是一個平凡無奇的畫面,對我來說卻異常非凡。

在台灣,誠如我所想像的畫面卻是更常見的,於是當這個媽媽這麼有耐心的和約莫兩歲的小女孩溝通時,看在我眼底覺得非常不可思議,大多大人都認為,小孩聽不懂、不能理解,用打罵的最快,因為小孩會怕,那是最直接最快速能解決當下問題的方式,即使孩子能理解,也會因為被威逼被脅迫的不敢再哭鬧,同時也漸漸的不再敢說出自己為何而哭鬧,從那一刻開始,父母和孩子之間就開始產生隔閡,但很奇怪的一件事是,當孩子更小、還只是嬰兒時,他們也只會哭鬧,但當時的爸爸媽媽卻能耐著性子去理解、去猜測嬰兒的需求,那為什麼,當孩子越長越大,父母卻越不願去理解孩子們心中真正的想法,任憑這樣的隔閡越來越深呢?

而溝通的隔閡,就像在土裡釘釘子一樣,當不被理解、被拒絕溝通、甚至被發洩情緒時,就在心裡的那片土壤插下一根釘子,越長大越千瘡百孔,話少了,也放棄了。

/

從在Dells工作,看著Mark 一家教育孩子們的方式,到現在這個黑人媽媽,其實我的心情一直一直很複雜,卻找不到適合的字句去描述這樣的感受,這挺讓人受苦的。

回台灣後我開始越來越常閱讀旅遊相關的書籍,有年輕的、活潑的、成熟的,但他們都提到一件共同的事-旅行讓自己更清楚的體會,有個地方必須回去,家是重要的。我無法參透這樣的感受,那需要多強烈的情感連結(不是只有血緣)與羈絆,才會在異地有這樣深刻的體悟,在美國的那幾個月,我並不想家,我也誠實的寫在明信片上寄回家,我想的是台灣,是這塊

土地和土地上的所有,而不是家,「不會想家」這句話聽起來像是獨立、堅強,但真正的重量,也許只有說出這句話的我,清楚的知道。有個能回去的地方當然很好,有些等著你回家的人當然也很好,可我就是不特別想念,甚至想著如果哪天遇見一個我很喜歡的地方,不帶任何計畫的就這樣留下也很好,我也不是很清楚這樣對我來說到底好不好,少了強烈的情感連結,也少了羈絆,我能更從心的做選擇,聽起來不錯,很自由、很浪漫,也很符合我的個性。

但,心裡始終是空了一塊,而對此我無能為力。

/

我常常想,孩子的無知與哭鬧是本性,無關國家、語言、宗教、文化、膚色,但經過不同的教育方式、不同的相處模式,卻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差異,我也不想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,但我確實崇尚西方教育孩子的方法,他們真實,把愛孩子的心表露出來,他們總是能忍住脾氣、耐著性子的溝通,我也不是很懂這樣的耐心是怎麼培養來的,但每次我看Mark 家五個小孩無論多吵鬧多瘋狂,卻從來沒看過Rachel對孩子們發飆,她總是能控制全場,不禁就納悶,為什麼他們可以我們卻不行?

/

前陣子有部很紅的劇叫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」,探討的是華人社會裡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,至今我還是一集也不敢看,只能從相關的文章獲缺一些珍貴的想法及資訊。

「每個孩子都在等父母的一句抱歉。」

在某段文章裡看到了這句話,這是令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句。

也許西方的家庭教育也不全然是我所看見的那樣,也許我就是剛好的看見了美好的那一面,也許西方的孩子也羨慕著東方的教育方式,但我不是個教育專家,我只是個,在旅行途中,撞見心目中的理想家庭、渴望被那樣的愛所對待的孩子而已。

/

#印象派旅行手札 #美國 #紐約 

#SketchesofMyImpressionistJourney #USA #newyorkcity 

#26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肚子旅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